第38章 挑拨离间_重开日月姜云龙
笔趣阁 > 重开日月姜云龙 > 第38章 挑拨离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8章 挑拨离间

  唐人乡绅在莽朝这一代绝大多数过得很煎熬。

  这里面原因主要是这些乡绅夹在唐人和戎狄之间,两面受气不说,更是受累。

  一方面,为了保存家族和资产,地主乡绅只能向戎狄低头,不仅需要向戎狄甲主、百户、千户等输送粮食、征夫、金钱等,还要承担帮助戎狄稳固地方统治、征收税务等工作。

  一方面,他们这种行为相当于背叛了唐人,投靠蛮人,是为人不耻的,是被三教九流歧视,乃至仇恨的。

  所以赵庆这个既得利益者,在民族意识觉醒的背景下,都不愿意效命赵家。

  按理来说,为了巩固统治,戎狄应该学习契人,吸收唐人地主阶层。

  毕竟地主乡绅,才是神州大地上最有力量的阶层,他们才是天下稳固的核心。

  因为他们虽然分散,但在却是地方上会读书识字、会练武习剑、有田亩资产、有粮食仆人的威望人士。

  一个王朝的稳定,就看地主阶层对中央是否有凝聚力。

  有,则天下安,没有,则天下乱。

  文朝有句话“天子与士大夫共治”,也就是说天下事,实际上是由士大夫与皇帝一起决策的。

  而文朝士大夫来自哪里?

  自然是无数的乡绅地主家庭。

  真正的寒门士子,占比非常小。

  因为这个年代,书籍的售价不贵,但是学习的成本却很高。

  首先拜师需要钱,其次参加科举需要练习文笔。

  而练字,墨笔砚纸,都需要钱。

  穷人家的孩子几岁就得干活,那么那么多时间去背书习字、练习书法等。

  可惜,唐人乡绅在戎狄眼里,是最好的肥猪。

  是的,目光短浅,几乎全族都是文盲的戎狄,把神州最有力量的阶层尽数打到了对立面。

  就比如北方那个有名的刘复同,家财万贯,生性豪爽,心怀大志,待人慷慨大方,在当地素有威望。

  可这么一个连江南人都听闻的豪杰,结果因为拒绝把家传宝物献给戎狄官僚,就被他们指派去修黄河了。

  而且还不是一个人,而是出钱、出人、出粮食。

  但好处呢?

  屁也没有!

  拿出这么多东西,连个官位也不给。

  刘家在北方的威望,仅比大江帮差一点。

  北方是戎狄统治的核心,武卫军就在大都,所以戎狄行事更加的肆无忌惮。

  大江帮陈友亮更是直接说,他就等刘复同这位三炼巅峰的小宗师一步踏入大宗师,然后掀起反旗了。

  要知道就算是那些末代皇帝,收拢地主阶层的钱财,也只是用卖官鬻爵,而不是这种赤裸裸的掠夺。

  可惜,戎狄这些贪婪到骨子里的鞑子,连那些昏君污吏都不如,只知道一味的掠夺。

  你说这群把唐人中层阶层当做奴隶的戎狄,如何能治理天下,让天下降服?

  你说大多数地主乡绅如何不想参加义军,如何不想造反?

  徐和泰建议装戎狄骗开赵家坞堡,但姜鸿飞有更好的办法。

  聪明人的选择,都是扩大自己的朋友,而不是树立更多的敌人。

  就在众人在山脚下,开始往山上搬运财货的时候,莫日的老牧民察哈已经去告状了。

  因为他家老爷不见了,不仅如此,连汪宝、马成、郑佳怡等人在交付马匹后消失了。

  察哈发现马成等人没回来,开始没多想。

  但汪宝家来人了后再愚蠢也知道事情不对劲,然后他第一时间去乡下找莫日,发现自家老爷消失了,所有仆人都说那天赵家来人做生意,一群人去了城里没回来。

  莫日的家只有两个,一个是甲主房,一个县城,如今两个地方都没有。

  察哈立马向县衙汇报。

  本来区区一个甲主,哪里值得主管县衙的百户操心。

  但莫日不一样,他爹在千户那里留下的香火情。

  而且这件事涉及了赵家,主管县衙的百户觉得这是一次自己发财的好机会。

  不管赵家和千户怎么打擂台,自己肯定可以落到好处不是?

  一群戎狄骑着马,顺带一群唐人衙役跟在马屁股后面浩浩荡荡去赵家坞堡。

  在靠近赵家集的小山包时,有个“鼻子尖”的衙役大声叫道:“大人,有血腥味!”

  “嗯?”一群人立即停下。

  在这个“鼻子灵敏”的衙役帮助下,飞龙寨埋下的坑又被挖了出来。

  才一天不到,尸体保存情况很完好,就连那些破碎的“药酒坛子”都被人特意埋了进去。

  见到这些戎狄尸体,带队百户脸都绿了。

  他是知道运送财货大队的。

  “祸事了。”

  “大人,这是药酒坛,赵家专用的。”有亲兵举着破碎的酒坛说道,上面的还带着一点酒气。

  “蠢货,老子知道。”

  主管县衙这块肥肉的百户,自然跟杨文锦、赵家打过很多交道,如何不认得这些酒坛和药酒气。

  “把尸体带回去。”

  “大人,全部吗?”

  “额,先把十户、布和他们带回去。”

  跟在大队人马后面的察哈看着这些被杀死的夜狼军,一口冷气贯彻全身。

  夜狼军都死了,莫日如何逃得过去?

  “赵家要造反了!”

  “闭嘴。”

  百户长不傻,就算赵家真的杀死了布和等人,目前也不能把“造反”名义按在赵家头上。

  真要逼反了赵家,赵家死定了,他们这群掌控古铜县的戎狄官僚全都得贬为牧民。

  在事情弄清楚之前,他现在需要做的是赶紧汇报千户,同时找到杀人凶手。

  “大人,我们需要派人去赵家问问情况。”这位百户的小舅子穿着文朝捕头服,在一旁提醒道。

  按理来说,他们现在应该直接去赵家问罪,可他哪有这个胆子,布和这支骑兵都全完了,他们直接去,万一赵家真的造反,岂不是羊入虎口。

  “找个胆子大的去把赵家主请到县衙来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捕快们也不傻,这么多戎狄老爷的尸体,鬼知道赵家是什么情况。

  最后事情摊派到一个关系不够“银”的捕快身上。

  一群人抬着尸体掉头,一个捕快满脸苦相朝着赵家集赶去。

  【作者题外话】:凡诸王及后妃公主,皆有食采分地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ge03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quge03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